无数马蹄铁踏在千步廊上的砖石街面上,动静很大,立刻打破了这里宁静肃穆的气氛。
此地有许多衙署;大明王朝的中央机构,几乎都在这条御街附近。
除了数以百计的文武官员,还有无数的吏员、差役。
此时人们都站在御街两侧,向朱高煦弯腰执礼。
这里面有很多人,特别是文官、士子,必定是不喜欢朱高煦掌权的;不过朱高煦毕竟是皇室成员,世人的抗拒之心并不强烈。
如今军队都已进皇城了,大伙儿只能暂时面对现实,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。
远处的承天门城楼耸立在大片建筑群深处,朱高煦一面向北走,一面吩咐部下办一些事。
朱高煦叫大将平安去部署兵力,调兵控制整个皇城内外;并派人去看守重要人物的府邸、便是那些伐罪讨逆各次檄文上的奸臣,以及庆寿寺等地方。
又叫右长史侯海,随后安排人手,把锦衣卫的姚芳、杜二郎找过来;传信叫勋贵邱福、王贞亮等人也来千步廊。
朱高煦现在缺人,他进京太过顺利迅速、反而显得有些仓促。
汉王府、汉王都督府的文武几乎都没有跟过来;现在朱高煦手下只有六万人左右的前锋军。
因此须得在京师朝廷里、找出那些倾向朱高煦的人来帮手。
朱高煦还告诉侯海,等一下见了那些京官,把各人的态度都记录下来。
只要不是洪熙朝的东宫故吏心腹大臣、主要战犯,率先投靠过来的,都可以暂且用着。
朱高煦刚进京师的剧烈情绪,此时稍微有些缓解;无论甚么太剧烈的心情都很难持久,兴奋也不能例外。
取而代之的,他心里似乎是一种百感交集。
皇宫就在前面了,他看着那巍峨而鲜艳的宫城,渐渐勾起了许多回忆。
虽然朱高煦作为藩王、从来没在皇宫里居住过;但朱棣登基之前他就来过皇宫(记忆);永乐初,因为爹妈和兄妹都住在里面,他也是多次在皇宫走动……不仅有一次次的宴会和礼仪,还有如丧家之犬的出逃经历。
朱高煦马上想起了马恩慧!
这个属于建文朝的皇后、燕王系的敌人;且朱高煦见到她时,她早就无权无势、连人身自由也没有,属于微不足道的人物……但就是这样一个马恩慧,如果没有她这个人,朱高煦觉得自己肯定没有今天打回京师的结果!
马氏自建文末年被幽禁,至今已有六七年之久!她还活着吗?正在做甚么?
朱高煦大概知道马氏在哪里的,当初他就藩云南府之时、马氏就被送去凤阳守陵了;到了凤阳的皇室成员,很难再出来。
她如果还活着的话,估计现在应该仍在凤阳。
想到这里,朱高煦既是担心、又是迫不及待了。他转过头,招呼侯海过来,想了想又唤大将王彧过来。
“建文皇后马氏,对本王有恩。”朱高煦沉声道,“侯海,你去兵部一趟,拿到兵部军令、命令中都(凤阳)守军遵从兵部调令,准汉王军将士入城。王彧,你带着骑兵渡江,立刻去中都,把马氏护送回京师。”
二人一起抱拳道:“下官(末将)遵命!”
朱高煦继续带着大股步骑北行,人马走过外五龙桥时,前面的将士已经叫开了承天门。
于是大伙儿通过承天门,并调兵控制了承天门、收了守门侍卫军的兵器。
过承天门,走过宫墙之间的大道,很快又是端门。过了端门,还有一条长长的宽阔长街,无数的将士马上涌进长街、占满了大道。
走过长街,皇宫的正大门午门才出现在了前方。
朱高煦渐渐靠近午门,只要走进那道门、便是皇宫大内了!长兄高炽就在里面。
一个马上就要被赶下皇位的皇帝,此时的悲惨心情、轻易就能想象到!
但当初高炽骗朱高煦进宫、想弄死朱高煦的嚣张,再到今日的下场,不过是强弱逆转、肉弱强食的游戏罢了,没有谁是无辜的!
而且高炽会不会干脆一死了之、也说不定。
众军跟着朱高煦刚走到午门前面,宫门便被锦衣卫将士缓缓打开了。随着大门的开启,朱高煦一眼看向里面的光景,不由得愣了一下!
只见白胖宽大的高炽身穿五爪团龙袍、乌纱,在宦官宫女的簇拥下,正站在一架御辇旁边。高炽活得好好的,似乎正等着朱高煦呢!
“驾!”前面的骑兵将士率先冲进午门,但没有去理会皇帝,只冲着守门的锦衣卫将士而去、去缴他们的兵器。
朱高煦沉住气,也不下马,径直策马缓缓走进午门。人们十分沉默。
实在不清楚高炽是出于何种心情,高炽的脸上情绪很复杂、却没有凄惨愤怒这样的表情……他甚至露出了一个怪异勉强的笑脸,看起来十分滑稽而尴尬。
高炽抬头看着马背上披着重甲的朱高煦,开口道:“高煦,你来啦!”
“嗯……”朱高煦点了一下头。他顿时觉得隐隐有点头疼。
其实朱高煦还是希望高炽自行了断的!
那样的话,高炽一个做过大明皇帝的人不用忍受屈辱;朱高煦也省得想办法怎么杀掉亲大哥了。
对大家都好!
然而,高炽显然没有打算那样做。
高炽甚至完全没有一个将死之人的恐慌与疯狂,他居然说道:“俺们兄弟之间恐怕有点误会,反正都变成这副模样了,俺们能不能谈一谈?”
朱高煦差点没骂出来。
误会?
战争几乎席卷了大明疆域的整个大江以南地区,耗费无算、死伤无数,双方投入的总兵力有一百多万!
高炽居然说是误会,难道说一声大家误会了现在和好、就能了事的?
朱高煦“呵呵”冷笑了一声,沉吟片刻点头道:“好。”
“那就去御门罢,离这儿不远。”高炽回头指了一下,“过内五龙桥就到了。”
武将陈大锤拍马上前,抱拳望着朱高煦。朱高煦见状,轻轻点了一下头。
陈大锤便招手道:“弟兄们,跟俺来!”顷刻之后,大群骑兵便从皇帝的车驾两侧冲过去,往皇宫各处奔跑。
高炽转过身。朱高煦见他行走困难、还要人搀扶着,便说道:“长兄上车,乘车过去罢。”高炽转头看了一眼,点头道:“如此也好。”
一众人向北慢慢行进到奉天门外,陈大锤禀报:已搜查了奉天门等各处,未见敌军一兵一卒、以及任何异常军情。
于是朱高煦下令那些宦官宫女、手下的将士都在御门外候着,他与高炽一起走进奉天门内……
人们常常把奉天门称作御门,便是因为这是太祖皇帝建造、给子孙万代的皇帝们“御门听政”的地方。
若照祖制,宗室勋贵大臣们朝见、朝廷商议大事、皇帝处理国事与奏章,都在这道门里。
不过很快大明皇帝们就不在此地办公了,而改到了离帝王起居的干清宫更近的东暖阁。
御门的台基多装饰白色的汉白玉,墙是颜色较深的砖木,顶部的重檐盖着琉璃瓦。二人走进御门,朱高煦一眼就看到了高高在上的皇帝龙椅!
宽敞宏伟的御门,里面此时显得有点空荡,因为除了他们兄弟,没有别的一个人了,只有中间的几根金红相间的大柱子。
这里摆着各种礼器、装饰,大明的宫殿不像秦汉时期那样古朴严肃,但也不算太繁复花俏,比较注重材料的贵重与质感、以及颜色的搭配。
朱高煦站在御门里,感受着此地的风格。
太祖皇帝的考虑,应该是既不想太花俏轻浮、要突出一种严肃与霸道;又不想太简朴,同时要有尊贵的贵气。
朱高煦看了一会儿,转头见高炽也在看那把龙椅。兄弟二人面面相觑。
高炽开口道:“上面那位置,父子兄弟见了它、都是相互不认情分的。”
“我起初倒真不是为了那把椅子。”朱高煦道,“这里没外人,我也不骗你。”
“二弟,俺们坐下说会儿话罢。”高炽指着东边。
那里放着几张桌案,还有椅子。
看样子应该是有司官员们坐的地方;有时候翰林院的人要在这里书写圣旨,还有别的衙门官员办公。
于是俩人都不去上面那宝座,走到了官员们坐的地方。朱高煦拉了一把椅子,坐在高炽的对面,俩人隔着一张铺着红色桌布的书案。
朱高煦没有开口,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默默地坐着。他的心境现在还很浮躁、或因今日的情绪太激烈了,不过他正在慢慢让自己稍微冷静下来。
偌大的皇城、京师,以及复杂的大明王朝,忽然落入了他的手里。
虽然朱高煦获胜了,但马上有大量的事务摆在了他的面前,总得一件一件地处理好……毕竟费那么大劲、拼了性命才获取的胜利,好的局面应该持续下去。
高炽也是心事重重的样子。其实他现在在某种角度上、一下子便轻松了。不过他心里应该挂着一件甚么极其关心的事。